用
恒湿光照培养箱育植物苗,把温度、湿度、光照都交给机器,人只要设好程序。但设得不对,苗会徒长、烂根或干尖。下面按操作顺序,把相关事项一次给大家讲清。
一、箱子准备
1.清洁:用75%酒精擦内壁,防止霉菌残留。
2.校准:用标准温湿度计放中层,偏差>1℃或>3%RH时,按说明书调补偿值。
3.灯管寿命:LED灯用5000小时后光衰>10%,及时换新。
二、设定参数
1.温度:多数蔬菜苗白天25℃,夜间18℃;差异≥6℃可防徒长。
2.湿度:发芽期保持85%RH,出真叶后降到65%RH。湿度过高易烂根,过低易干边。
3.光照:
叶菜类100μmol·m⁻²·s⁻¹,14小时/天;
茄果类150μmol·m⁻²·s⁻¹,12小时/天。
光强可调时,先用光度计测量,再输入数值,不要凭感觉。
三、装苗
1.托盘:用50孔或72孔穴盘,孔底必须打孔,防积水。
2.基质:泥炭∶珍珠岩=3∶1,每升加1 g缓释肥。
3.播种深度:种子直径的2倍。播后轻压,表面覆薄薄一层蛭石保湿。
四、日常管理
1.补水:基质表面发白再浇,用喷壶细雾,避免冲刷种子。箱内自带水箱时,每天检查水位,低于1/3就补纯净水,防止盐垢堵喷头。
2.通风:每天开门10分钟,或在控制面板设自动通风2次×15分钟,减少霉菌。
3.观察:苗高3 cm开始计时,若48小时内增高>1 cm,说明光不足或夜温偏高,立即下调温度或提高光强。
五、常见问题和处理
1.叶缘发黄:湿度>80%且通风少,调低湿度并延长通风。
2.徒长:光强<80μmol·m⁻²·s⁻¹或昼夜温差<4℃,补光或拉大温差。
3.烂根:托盘积水,检查排水孔,减少浇水频率。
4.叶片灼伤:灯距<10 cm或光强>200μmol·m⁻²·s⁻¹,抬高灯管或调低电流。
六、出箱前练苗
移栽前3天,把光照降到原来的70%,湿度降到55%,温度降低2℃,让苗适应外界环境,减少移栽休克。
七、记录
每次实验记下品种、设定值、实际测量值、出苗率和异常现象,方便下次改进。
按以上步骤操作,通过恒湿光照培养箱能把发芽率提到90%以上,育苗时间缩短20%。